廣東省出臺職業技能培訓“十四五”規劃
2021-12-31新聞導讀
12月30日,經廣東省政府批準,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《廣東省職業技能培訓“十四五”規劃》,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時期廣東職業技能培訓發展的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、任務目標。這是廣東職業技能培訓領域的第一個省級專項規劃。
《規劃》在全面總結廣東“十三五”時期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成效和經驗基礎上,分析新形勢、新任務,圍繞“培訓什么”“誰來培訓”“培訓誰”等問題,就提高職業培訓質量和實效這一核心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舉措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廣東將支持龍頭企業和技工院校、職業院校、優質培訓機構合作,建設產業就業培訓基地、新技能學院等,開展高質量的職業培訓、技能人才評價認定等。
推動龍頭企業、院校、培訓機構、行業協會等人才培養主體、評價主體、用人主體組建技能人才培養評價聯盟,通過政府出政策、出資金、出管理,行業(企業)出標準、出技術、出師傅,院校出學生、出教師、出教學,廣泛建立產業人才培養與評價生態鏈,推動企業、院校、協會協作共同建立評價標準、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標準、共同開發課程教材、共同招生、共同培養、共同管理、共同評價、共同激勵,提升人才培訓培養價值、提高評價認證信用。
健全產業導向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
《規劃》堅持圍繞服務廣東制造強省戰略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,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廣東將全面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改革,圍繞產業鏈打通招生、培訓、評價、就業的技能人才供應鏈,促進產業鏈與技能人才供應鏈有效融合;將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,支持龍頭企業面向社會開展培訓,推動龍頭企業備案成為社會培訓評價組織、開發職業標準和評價規范等,使評價標準發端于產業、反映崗位需求;將建立與產業聯動的培訓動態調整機制,創新就業導向的職業培訓補貼機制,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與產業發展、市場需求協調聯動。
構建共建共享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
“十三五”以來,廣東積極推行普惠性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,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,深入實施“粵菜師傅”“廣東技工”“南粵家政”三項工程,職業技能培訓規模位居全國前列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廣東將突出高質量就業目標,推動行業企業和技工院校、職業院校、培訓機構廣泛開展共建共培,加大公共職業技能培訓資源供給和開放力度,提高培訓供給能力,不斷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精準性和實效性。
接下來,廣東將大力實施新產業工人職業技能提升工程,加強全民數字技能培訓、“四新經濟”職業培訓、創業培訓等,通過強化職業院校培訓能力建設,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、“互聯網+”職業技能培訓,推進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規范化發展,健全職業技能培訓公共實訓網絡體系等,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。
推進建設崇尚技能的技能型社會
至“十三五”期末,廣東技能人才總量達1332萬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445萬人,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為33.4%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廣東將推動企業、院校、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等用人主體、培養主體、評價主體協調配合,互相賦能,構建多方參與、協調推進、合作共贏的良性技能生態系統,通過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、暢通技能人才成長發展通道、完善優秀技能人才選拔機制、加大優秀技能人才激勵力度等,全面做好技能人才培養、評價、使用、激勵等工作,打通培訓、使用、評價、成長的人才發展鏈條,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發展的制度體系和社會環境。
來源:廣東省人社廳
主編:孫興偉
赤崗校區:廣州市海珠區石榴崗七星崗1號之八【郵編:510315】
新港校區: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160號【郵編:510300】
增城校區: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鶴澤路5號(原理念路2號)【郵編:511330】
Copytight@2020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1098951號